連絡電話

(02) 2720-9880

服務信箱

ctlm@ctlm.com.tw

試用期員工享特休?搞懂請假權益與轉正差異

試用期員工享特休?搞懂請假權益與轉正差異

新進員工在試用期間,對於自身權益常有許多疑問,特別是「試用期員工能否享特休」?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,只要符合特休條件,試用期員工也享有特休權益,僱主不得拒絕。

本文將深入探討新進員工的請假權益,說明試用期與轉正後的權益差異,幫助你瞭解自身權益。透過具體案例與法規解析,讓你清楚掌握特休假的計算方式、請假流程等。

身為勞動法規與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的專家,我建議新進員工在到職前,應主動瞭解公司的請假規定,並於試用期間妥善規劃個人事務,以維護自身權益,並展現積極的工作態度。
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
  1. 確認到職滿六個月: 根據勞動基準法,試用期員工只要到職滿六個月,即享有三天特休假。務必確認自己的到職日,並主動向公司人資部門詢問特休假相關規定與申請流程。
  2. 了解公司請假規定: 在到職前或試用期間,主動了解公司的請假制度,包含特休假申請流程、是否有其他假別等。這有助於你妥善規劃個人事務,並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。
  3. 與雇主建立良好溝通: 若對特休假權益有任何疑問,應主動與雇主或人資部門溝通,了解相關規定。若雇主拒絕給予特休假,可尋求勞工局協助,以維護自身權益。

試用期員工特休權益:法規解讀與實務應用

許多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,甚至是部分中小企業主與人資夥伴,對於試用期員工的特休權益常有疑問。試用期員工到底能不能享有特休假?又該如何計算?本段將深入探討勞動基準法的相關規定,並結合實務案例,為您詳細解讀試用期員工的特休權益。

特休假的法定基礎

首先,我們必須瞭解特休假的法定依據。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8條規定,勞工在同一僱主或事業單位,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,應依下列規定給予特別休假:

  • 六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,三天

  • 一年以上二年未滿者,七天

  • 二年以上三年未滿者,十天

  • 三年以上五年未滿者,十四天

  • 五年以上十年未滿者,十五天

  • 十年以上者,每年加給一日,加至三十日為止。

從上述條文可以清楚看出,特休假的取得並非以「是否通過試用期」為判斷標準,而是以「到職時間」為基準。也就是說,只要員工到職滿六個月以上,即使仍在試用期內,也依法享有特休假的權利。

試用期員工的特休計算方式

試用期員工的特休計算方式與正式員工並無不同。特休假的計算起點為到職日,而非轉正日。舉例來說,如果一位員工於2025年1月1日到職,試用期為三個月,那麼他在2025年7月1日(到職滿六個月)時,就具備了三天特休假的資格。僱主應依比例給予特休,或與勞工協商排定休假日期。

但要特別注意的是,如果試用期員工在到職滿六個月前離職,由於未符合特休的條件,僱主則不需要給予特休假。假如員工在到職滿六個月後,但未滿一年即離職,則僱主應按比例給予未休完特休假的工資。關於特休工資的計算方式,可參考勞動部網站的相關說明

實務案例解析

為了更清楚說明,我們來看一個實際案例:

小明於某公司擔任行銷企劃,試用期為三個月,到職日為2024年9月1日。到了2025年3月1日,小明通過試用期考覈,正式成為公司的正職員工。那麼,小明何時可以開始請特休假呢?

答案是:2025年3月1日。雖然小明在2024年12月1日就通過試用期,但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,必須到職滿六個月才能享有特休假。因此,小明必須等到2025年3月1日才能開始請三天特休假。

這個案例清楚地說明,試用期與特休假是兩個獨立的概念。試用期的目的是為了讓僱主評估員工是否適任,而特休假則是勞工應有的權益。只要符合到職時間的條件,即使仍在試用期內,員工也應該享有特休假的權利。

僱主應注意事項

對於僱主而言,務必瞭解試用期員工的特休權益,並如實給予。若僱主以員工尚在試用期為由,拒絕給予特休假,將可能違反勞動基準法,面臨相關的罰鍰。此外,僱主也應建立完善的請假制度,讓試用期員工也能順利行使請假權利。可以參考勞動部的最新勞動法規,以確保公司的人事制度符合法律規定。

試用期員工能否享特休?權益與風險全解析

許多人對於試用期員工的權益存在疑問,尤其是在特休假方面。究竟在試用期間,員工是否能享有特休?如果可以,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風險呢?以下將詳細解析試用期員工在特休方面的權益與風險:

試用期特休權益:

答案是肯定的! 根據勞動基準法規定,只要符合特休假的條件,即使是試用期員工,也能享有特休的權利。具體來說,勞工到職滿六個月以上,即可享有特休假。

  • 法源依據: 勞動基準法第38條明文規定,勞工在同一僱主或事業單位,繼續工作滿一定期間者,應給予特別休假。
  • 到職日認定: 特休假的計算,從到職日開始起算,而非轉正職日。
  • 特休天數: 特休天數依照年資而有所不同,年資越長,特休天數也越多。可參考勞動基準法第38條的詳細規定。

試用期特休風險:

雖然試用期員工依法享有特休假,但在實務上,仍可能面臨一些風險:

  • 僱主認知不足: 部分僱主可能不熟悉相關法規,誤以為試用期員工不能享有特休假。
  • 請假壓力: 有些公司文化可能不鼓勵試用期員工請假,擔心影響考覈結果。
  • 轉正影響: 雖然請特休是員工的權益,但過於頻繁的請假,可能讓僱主對員工的工作態度產生疑慮,進而影響轉正的機會。
  • 試用期不合格: 若員工在試用期間表現不佳,僱主可能以不符合工作要求為由,終止勞動契約。此時,未休完的特休假,僱主應折算工資給付。

如何保障自身權益:

身為試用期員工,應如何保障自身在特休方面的權益,並降低潛在風險呢?

  • 瞭解法規: 事先了解勞動基準法關於特休假的相關規定,確保自身權益。
  • 主動溝通: 在提出特休申請前,可先與主管或人資部門溝通,瞭解公司的相關規定與文化。
  • 合理安排: 避免過於頻繁地請假,並盡量將特休安排在工作較為空閒的時間。
  • 留下紀錄: 保留請假紀錄、與主管的溝通紀錄等,以備不時之需。
  • 尋求協助: 若遇到僱主不合理拒絕特休申請,或有其他勞資爭議,可向勞工局或相關單位尋求協助。

額外提醒:

  • 契約約定: 留意勞動契約中是否有關於試用期特休假的其他約定,例如:是否可以預先使用特休假等。
  • 公司規定: 瞭解公司的請假規定,例如:請假流程、需要提前多久申請等。

總之,試用期員工依法享有特休假的權利。然而,在行使權益的同時,也應注意潛在的風險,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保障自身權益。透過瞭解法規、主動溝通、合理安排等方式,讓自己在試用期間也能安心享有應有的休假權益。

試用期員工享特休?搞懂請假權益與轉正差異

試用期員工能否享特休.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

試用期特休爭議:你該知道的權益與保障

試用期間,勞僱雙方往往對於特休假的權益認知有所落差,也因此產生許多爭議。身為試用期員工,你必須清楚瞭解自身權益,才能在遇到爭議時懂得如何保障自己。以下將針對常見的試用期特休爭議點進行

僱主拒絕給予試用期員工特休,是否合法?

答案是不合法! 根據《勞動基準法》第38條規定,勞工只要符合到職滿一定期間的條件,就享有特休假。試用期員工與正式員工在法律上並無不同,同樣受到勞基法的保障。 因此,只要你符合特休假的條件(例如:到職滿半年),僱主就不能以試用期為由拒絕給予特休假。如果僱主拒絕給予,你可以向勞動部或地方勞工局申訴,維護自己的權益。

試用期滿未通過考覈,特休假是否會被取消?

即使試用期滿未通過考覈,僱主仍然必須結清你應得的特休假工資。因為特休假是你在職期間應得的權益,不會因為試用期未通過而喪失。如果僱主未依法結清特休假工資,同樣可以向勞工局申訴。然而,如果僱主與你在試用期前就已約定「試用期未通過者,不給予特休假」,此約定可能違反勞基法,並不具有法律效力。但實務上,勞資雙方對此爭議點仍有不同看法,建議可諮詢專業律師或勞工顧問。

僱主可以強制試用期員工在特定時間休完特休嗎?

原則上,特休假的排定權在勞工。 僱主雖然可以協商,但不能強迫勞工在特定時間休假。如果僱主以影響工作為由,強迫你在試用期內休完特休,你可以明確拒絕。但你也需要考慮到職場倫理,在不影響工作進度的前提下,與僱主協商休假時間。建議與僱主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,共同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休假方案。

試用期特休沒休完,可以遞延到轉正後嗎?

特休假遞延與否,取決於公司的規定。 勞基法並未強制規定特休假一定要在當年度休完,或可以遞延到次年度。因此,如果公司規定特休假必須在當年度休完,而你在試用期結束前沒有休完,僱主可以不結清剩餘的特休假工資。但如果公司允許特休假遞延,你就可以將未休完的特休假遞延到轉正後再休。建議在到職前,就向公司人資部門確認特休假遞延的相關規定。

如何避免試用期特休爭議?

  • 確認勞動契約: 在簽訂勞動契約時,仔細確認關於特休假的相關條款,包括特休假的計算方式、請假流程、以及未休完特休假的處理方式。
  • 瞭解公司規定: 瞭解公司的特休假管理辦法,包括是否允許特休假遞延、以及特休假的使用限制。
  • 保持溝通: 與僱主或人資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,確認特休假的相關事宜,避免產生誤解。
  • 保留證據: 如果與僱主發生特休假爭議,保留相關證據,例如:勞動契約、請假紀錄、以及與僱主的溝通記錄,以便維護自己的權益。

總之,試用期員工享有與正式員工相同的特休假權益。遇到爭議時,不要害怕,勇敢爭取自己的權益。 透過瞭解相關法規與注意事項,你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紛爭,讓自己在試用期間也能安心工作。

試用期特休爭議:權益與保障
爭議點 說明 法律依據/建議
僱主拒絕給予試用期員工特休 不合法!試用期員工與正式員工在法律上並無不同,同樣受勞基法保障。只要符合特休假條件(如到職滿半年),僱主不能以試用期為由拒絕給予。 《勞動基準法》第38條。可向勞動部或地方勞工局申訴。
試用期滿未通過考覈,特休假是否會被取消 即使試用期未通過,僱主仍須結清應得的特休假工資。 特休假是你在職期間應得的權益,不會因試用期未通過而喪失。若僱主未依法結清,可向勞工局申訴。若試用期前有約定「未通過不給予」,可能違反勞基法,建議諮詢專業律師或勞工顧問。
僱主可以強制試用期員工在特定時間休完特休嗎 原則上,特休假的排定權在勞工。僱主雖可協商,但不能強迫勞工在特定時間休假。 若僱主強迫於試用期內休完特休,可拒絕。建議與僱主建立良好溝通管道,共同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休假方案。
試用期特休沒休完,可以遞延到轉正後嗎 取決於公司規定。勞基法未強制規定特休假一定要在當年度休完,或可遞延到次年度。 若公司規定特休假須在當年度休完,未休完僱主可不結清。若公司允許遞延,則可遞延到轉正後再休。到職前向人資部門確認相關規定。
如何避免試用期特休爭議?
  • 確認勞動契約:仔細確認關於特休假的相關條款,包括計算方式、請假流程、以及未休完特休假的處理方式。
  • 瞭解公司規定:瞭解公司的特休假管理辦法,包括是否允許遞延、以及使用限制。
  • 保持溝通:與僱主或人資部門保持良好溝通,確認相關事宜,避免產生誤解。
  • 保留證據:如果與僱主發生特休假爭議,保留相關證據,例如:勞動契約、請假紀錄、以及與僱主的溝通記錄,以便維護自己的權益。

試用期員工能否享特休?案例分析與常見QA

案例一:到職未滿半年離職,特休如何計算?

案例

案例二:試用期不合格,特休假是否失效?

案例

常見QA:

  • Q:試用期員工可以預先使用特休假嗎?
  • A:法律上並無明確規定試用期員工不得預先使用特休假。然而,實務上,僱主通常會

  • Q:試用期滿後才符合特休資格,但試用期內有請事假,會影響特休天數嗎?
  • A:一般來說,事假並不會影響特休假的計算。特休假是以年資計算,只要符合年資條件,即可享有特休假。但若事假過多,可能影響考績或試用期評估,進而影響是否能順利轉正。

  • Q:僱主可以規定試用期員工不能請特休假嗎?
  • A:不行!僱主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或禁止符合特休假資格的員工請休特休假。此舉已違反勞動基準法,勞工可向勞工局申訴。

提醒:

請務必留意:試用期員工與正式員工在特休假上的權益並無不同。只要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的條件,都應享有特休假的權利。若遇到僱主不合理的要求或限制,請務必勇敢爭取自身權益。

建議:勞工在到職前,應與僱主確認試用期相關規定,包括薪資、福利、考覈方式等,並瞭解自身的權益。如有任何疑問,可向勞工局或相關單位諮詢。

試用期員工能否享特休結論

總而言之,透過本文的深入探討,相信您對於試用期員工能否享特休這個議題已經有了更清晰的認識。 只要符合勞動基準法的相關規定,即使身處試用期,您也應享有特休假的權益,僱主不得無理拒絕。

在新工作的起步階段,除了努力適應工作環境與內容,更要懂得保護自己的權益。 建議您主動瞭解公司的請假規定,並與僱主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,共同營造和諧的勞資關係。 祝福您在職場上一切順利!

試用期員工能否享特休 常見問題快速FAQ

Q:試用期員工可以預先使用特休假嗎?

A:法律上並無明確規定試用期員工不得預先使用特休假。然而,實務上,僱主通常會考量試用期員工的穩定性,不鼓勵或限制預先使用特休假。建議您事先與僱主溝通,瞭解公司的規定與文化,並取得同意後再提出申請,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或影響。

Q:試用期滿後才符合特休資格,但試用期內有請事假,會影響特休天數嗎?

A:一般來說,事假並不會直接影響特休假的計算。特休假是以年資計算,只要符合年資條件,即可享有特休假。但若事假過多,可能會影響考績或試用期評估,進而影響是否能順利轉正。建議您在試用期間妥善安排個人事務,盡量減少請假次數,以展現積極的工作態度。

Q:僱主可以規定試用期員工不能請特休假嗎?

A:不行!僱主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或禁止符合特休假資格的員工請休特休假。此舉已違反勞動基準法,勞工可向勞工局申訴,維護自身權益。請記住,試用期員工與正式員工在特休假上的權益並無不同,只要符合勞動基準法規定的條件,都應享有特休假的權利。

分享此篇文章
Facebook
Email
Twitter
Linked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