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絡電話

(02) 2720-9880

服務信箱

ctlm@ctlm.com.tw

遇員工突發請假未告知主管?高效追蹤與請假應變全攻略!

員工臨時請假卻未及時告知主管,的確是許多企業常遇到的管理難題,更是HR同仁需要迅速應對的狀況。如何追蹤這類突發事件,並非只是單純的「找人」,而是關乎員工安全、團隊運作,以及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。為瞭解決遇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該如何追蹤的問題,建議企業應事先建立完善的請假通報流程與緊急應變制度。

這樣的制度,不僅能確保主管在第一時間掌握狀況,更能讓HR在必要時,依循既定流程,安全且合規地介入。例如,建立多層次的聯絡機制,要求員工提供緊急聯絡人資訊,並鼓勵部門間建立互相支援的文化,讓突發狀況發生時,能有備案。從我的經驗來看,一套清晰、透明的應變流程,能有效降低類似事件帶來的衝擊,提升團隊的應變能力。

這篇文章的實用建議如下(更多細節請繼續往下閱讀)

  1. 立即啟動緊急聯絡機制:第一時間查閱公司內部通訊錄,嘗試聯繫員工本人。若聯繫未果,立即依據員工入職時提供的緊急聯絡人資訊,聯繫其親屬,確認員工安危並了解狀況,切記說明聯繫目的是關心,而非興師問罪。
  2. 檢視與優化請假流程:事後,無論員工請假理由是否充分,務必重新檢視公司現有的請假流程,尤其針對緊急狀況的通報機制是否明確。考慮導入線上請假系統或Google表單等工具,並定期宣導,確保員工清楚了解突發狀況下的通報方式與重要性。
  3. 建立互助支援的團隊文化:平時鼓勵部門間建立互助文化,讓同事之間能互相支援。若員工臨時請假,主管可詢問同部門同事是否知情,或是否能協助分擔工作,降低對團隊運作的影響。同時,主管也應主動關心員工身心狀況,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,鼓勵員工主動告知。

預防勝於治療:建立完善的請假通報流程

身為一位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專家,我深知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。在處理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的情況時,建立一套完善的請假通報流程,能有效降低類似事件發生的機率,並在事件發生時,提供明確的處理依據。以下將針對中小型企業,提供建立完善請假通報流程的具體建議:

明確請假規則與程序

首先,企業應制定清晰、明確的請假管理辦法,並透過員工手冊、內部公告、教育訓練等多種管道,確保所有員工充分了解請假規則與程序。明確的請假規則應包含以下內容:

  • 請假種類:詳細說明事假、病假、特休假、婚假、喪假、公假等不同假別的定義、適用情況與天數計算方式。參考勞動部相關法令,確保符合法規。
  • 請假程序:明確規範請假申請的步驟、所需文件(如診斷證明、喜帖、訃聞等),以及覈准權限。例如,規定員工請假需提前多久提出申請、如何填寫請假單、由誰覈准等。
  • 緊急聯絡方式:要求員工在入職時填寫緊急聯絡人資訊,並定期更新,以確保在緊急情況下能及時聯繫到員工或其家屬。您可以參考SurveyMonkey提供的員工緊急聯絡表單範本
  • 通報方式:詳細規定員工請假的通報方式,包括應告知的對象(如直屬主管、人資部門),以及可採用的通報管道(如電話、簡訊、電子郵件、線上請假系統等)。特別強調突發狀況下的緊急通報方式,例如,若員工因緊急事故無法提前請假,應如何盡快通知主管。
  • 曠職處理:制定明確的曠職認定標準與處理流程,並事先告知員工。例如,明確定義「無故未到班且未依規定請假者,視為曠職」,並說明曠職將如何影響薪資、績效考覈等。

建立暢通的溝通管道

除了明確請假規則外,企業還應建立暢通的溝通管道,鼓勵員工主動溝通。具體做法包括:

  • 定期宣導:定期向員工宣導請假相關規定,並解答員工的疑問,確保員工充分了解自身權益與義務。
  • 主管關懷:主管應主動關心員工的工作與生活狀況,建立良

    導入數位化請假管理系統

    對於有一定規模的中小型企業,導入數位化請假管理系統,能有效簡化請假流程、提升管理效率,並降低人為錯誤的發生。數位化請假管理系統的優點包括:

    • 線上申請:員工可隨時隨地透過電腦或手機APP提出請假申請,無需填寫紙本假單。
    • 自動通知:系統會自動將請假申請通知相關主管,加快審核流程。
    • 即時追蹤:主管可隨時掌握員工的請假狀況,並追蹤假單的審核進度。
    • 數據分析:系統可自動產生請假報表,方便企業分析員工的請假趨勢,並作為改善管理制度的參考。

    目前市面上有多款線上請假系統可供選擇,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與預算,選擇合適的產品。導入線上請假系統前,務必充分評估系統的功能、易用性、安全性與成本,並進行完整的教育訓練,確保員工能順利使用。像是Google表單就是一個簡易的免費線上請假系統工具,可以參考這裡學習如何使用Google表單打造輕鬆便利的請假系統

    建立內部通訊錄

    建立完善的公司內部通訊錄,方便主管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找到員工的聯絡方式。通訊錄應包含員工的姓名、職稱、部門、聯絡電話、電子郵件等資訊,並定期更新。可以參考這個網站學習如何在公司區域網路內建立共用連絡人給outlook 使用。

    總之,預防勝於治療。透過建立明確的請假規則、暢通的溝通管道、導入數位化請假管理系統,以及建立完善的內部通訊錄,中小型企業能有效預防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的情況發生,並在事件發生時,迅速採取應對措施,將影響降到最低。

    緊急時刻:遇員工突發請假,如何安全追蹤?

    當員工突發請假未事先告知主管時,情況往往變得棘手。此時,首要任務是確保員工的安全,同時兼顧企業的合規性。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,請務必謹記以下原則:尊重員工隱私遵循公司政策以及符合勞動法規

    第一步:嘗試直接聯絡員工

    首先,嘗試透過以下方式直接聯絡員工:

    • 公司內部通訊系統:查看員工是否在公司內部的通訊軟體(如Slack、Microsoft Teams等)上線,並嘗試發送訊息。
    • 電話:撥打員工的公司電話和手機。如果員工設定了語音信箱,請留言說明您的來意,並留下您的聯絡方式。
    • 簡訊:發送簡訊,詢問員工的狀況。

    第二步:聯絡緊急聯絡人

    如果無法直接聯絡到員工,請嘗試聯絡其緊急聯絡人

    第三步:查閱公司內部紀錄

    查閱公司內部紀錄,可能有助於瞭解員工的狀況:

    • 請假紀錄:查看員工過去的請假紀錄,瞭解是否有任何規律或特殊情況。
    • 工作日誌:查看員工的工作日誌,瞭解其最近的工作內容和狀態。
    • 門禁紀錄:查看員工的門禁紀錄,確認其是否進入公司。

    第四步:考量是否進行家訪

    在極端情況下,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聯絡到員工,且您有理由擔心員工的安危,可以考慮進行家訪。但請務必謹慎行事

    • 取得同意:盡可能事先取得員工或其家人的同意。
    • 結伴同行:不要單獨進行家訪,最好有同事或保全人員陪同。
    • 保持禮貌:家訪時保持禮貌和尊重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。
    • 尋求協助:如果情況緊急,可以考慮報警,請求警方協助。

    第五步:記錄所有追蹤過程

    詳細記錄您所進行的所有追蹤步驟,包括:

    • 聯絡時間和方式:記錄您聯絡員工和緊急聯絡人的時間、方式和內容。
    • 溝通內容:記錄您與員工和緊急聯絡人的溝通內容。
    • 查閱紀錄:記錄您查閱公司內部紀錄的結果。

    這些紀錄在後續處理中可能非常重要,例如,若不幸發生勞資糾紛,這些紀錄可以作為重要的證據。

    重要提醒:在追蹤員工狀況的過程中,請務必遵守勞動法規避免侵犯員工的隱私權。如有任何疑問,建議諮詢專業律師的意見,確保您的行為符合法律規範。您也可以參考勞動部相關法規,瞭解更多關於勞工權益的資訊。

    事後處理:釐清原因,避免再次遇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

    員工未告知主管就突發請假的情況,在緊急應對之後,更重要的是進行事後處理。這不僅是為了釐清事件的真相,更是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再次發生,從根本上優化團隊管理。

    1. 坦誠溝通,瞭解真實情況

    第一步是與員工進行坦誠的溝通。在員工返回工作崗位後,盡快安排一次談話,瞭解其突發請假的原因。在溝通時,務必保持冷靜和理解,避免先入為主的指責。給予員工充分的解釋機會,認真傾聽他們的說法。

    2. 審慎評估,確認是否構成曠職

    在瞭解員工的說法後,需要審慎評估其請假是否構成曠職。曠職的定義應在公司的員工手冊或相關規定中明確說明。一般來說,曠職是指員工在未經批准或未提供正當理由的情況下,缺勤一段時間。

    3. 建立明確的曠職處理流程

    為了避免曠職爭議,建議企業建立明確的曠職處理流程,並在員工手冊中詳細說明。曠職處理流程應包括以下步驟:

    • 確認員工缺勤情況
    • 聯絡員工,瞭解原因
    • 審核員工提供的理由和證明
    • 判斷是否構成曠職
    • 根據公司規定進行處理
    • 記錄處理結果

    建立明確的曠職處理流程,可以確保所有員工都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,並減少管理上的模糊空間。同時,也能提醒員工遵守公司規定,避免無故缺勤。

    4. 優化請假管理流程,預防再次發生

    事後處理的最終目的是優化請假管理流程,從根本上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。

    總之,員工突發請假未告知主管的事件,不僅需要緊急應對,更需要事後處理。透過坦誠溝通、審慎評估、建立明確的曠職處理流程和優化請假管理流程,企業可以更好地應對類似狀況,建立更高效、更人性化的團隊管理模式。

    希望以上內容對你有所幫助!

    員工突發請假未告知主管事後處理流程
    步驟 內容 重點
    1. 坦誠溝通,瞭解真實情況 與員工安排談話,瞭解突發請假原因。 保持冷靜和理解,避免先入為主的指責。給予員工充分的解釋機會,認真傾聽。
    2. 審慎評估,確認是否構成曠職 評估員工請假是否構成曠職。 依據公司員工手冊或相關規定中明確說明的曠職定義。曠職通常指未經批准或未提供正當理由的缺勤。
    3. 建立明確的曠職處理流程 建立詳細的曠職處理流程,並在員工手冊中說明。 流程應包括:確認缺勤、聯絡員工、審核理由、判斷是否曠職、根據規定處理、記錄結果。確保公平公正的待遇,減少管理模糊空間,提醒員工遵守規定。
    4. 優化請假管理流程,預防再次發生 從根本上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。 改善請假系統,例如:建立更便捷的請假管道、加強員工對請假規則的理解。

    曠職危機解密:深入剖析遇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該如何追蹤

    當員工突發請假未事先告知主管時,除了緊急應對和事後處理,更要深入瞭解這可能演變成曠職的情況,以及如何合規、合理地處理。曠職不僅影響團隊運作,更可能涉及勞動法規,因此,以下將詳細解析曠職的定義、處理流程及相關注意事項:

    曠職的定義與認定

    首先,必須清楚瞭解何謂「曠職」。根據勞動部勞動法令的解釋,曠職是指「勞工於應工作之日不工作,亦未請假者」。也就是說,員工在應該上班的日子沒有上班,也沒有完成請假手續,就構成曠職。例如,員工沒有按照公司規定事先請假,或者事後沒有補辦請假手續,即使有請假理由,也可能被認定為曠職。

    • 重點一: 曠職的關鍵在於「未請假」,無論是事前未請或事後未補,都可能構成。
    • 重點二: 遲到、早退不等於曠職,除非勞僱雙方另有約定。
    • 重點三: 即使有正當理由,未完成請假手續仍可能被認定為曠職。

    曠職的處理流程

    當員工發生突發狀況未告知主管,且持續未到班時,企業應按照以下步驟謹慎處理,確保符合勞動法規:

    1. 確認員工狀況:
      • 嘗試透過公司通訊錄、緊急聯絡人等方式聯繫員工,瞭解情況。
      • 若聯繫未果,可委託同事或親友協助尋找,確認員工是否安全。
      • 注意: 追蹤的目的是確認員工安全,而非立即追究責任。
    2. 發出存證信函:
      • 若確認員工安全但仍未到班,應發出存證信函,要求員工在指定期限內提出請假理由和相關證明文件(例如就醫證明)。
      • 存證信函務必敘明曠職可能導致的後果,以及公司保留的權利。
      • 存證信函範本: 您可以在網路上搜尋「存證信函範本」並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進行修改。
    3. 曠職認定與處理:
      • 若員工在期限內未提供合理說明或證明,公司可根據勞動基準法第12條終止勞動契約。
      • 根據勞基法規定,「無正當理由繼續曠工三日,或一個月內曠工達六日者」,僱主可不經預告終止契約。
      • 注意: 解僱需在知悉曠職事實後30日內為之,並保留相關紀錄,以備不時之需。

    曠職處理的注意事項

    在處理曠職事件時,務必注意以下事項,以保障企業權益並避免勞資糾紛:

    • 舉證責任: 僱主有舉證員工曠職的責任,因此需確實記錄員工出勤狀況、聯繫紀錄等。
    • 解僱要件: 必須同時符合「無正當理由」和「連續曠工三日或一個月內曠工達六日」兩個要件,才能合法解僱員工。
    • 例假、休息日: 曠職的連續性不受例假、休息日的影響,但例假、休息日不計入曠職日數。
    • 損害賠償: 若員工曠職造成公司損失,僱主可依法請求損害賠償,但需舉證證明損失與曠職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。
    • 預扣工資: 不得以預扣工資的方式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。
    • 爭議處理: 若員工對曠職認定或解僱有異議,可透過勞資爭議調解等途徑解決。

    曠職案例分析

    案例: 某公司員工小明無故未到班,主管嘗試聯繫未果,隔日仍未上班。公司發出存證信函,要求小明在三日內提出請假理由和證明,但小明未回覆。公司調查後發現,小明並無任何請假紀錄,且鄰居表示小明並未發生緊急狀況。由於小明已連續曠職三日且無正當理由,公司依法終止勞動契約。

    分析: 在此案例中,公司完整履行了曠職處理流程,包括確認員工狀況、發出存證信函、確認曠職事實等,並符合勞基法規定的解僱要件,因此解僱行為合法有效。

    深入瞭解曠職的定義、處理流程和注意事項,能幫助企業在面對員工突發請假且未告知主管的情況時,做出更明智、更合規的判斷,降低潛在的勞資風險。同時,也提醒員工,務必遵守公司請假規定,維護自身權益。

    遇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該如何追蹤結論

    處理遇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該如何追蹤的情形,並非一蹴可幾,而是需要企業在日常管理中,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與流程。 從事前預防,制定清晰的請假規則與暢通的溝通管道,到緊急應對,安全且合規地追蹤員工狀況,再到事後處理,釐清事件原因並優化管理流程,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。

    面對遇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該如何追蹤這種突發狀況,企業不應僅僅將其視為個案,更應以此為契機,全面檢視自身的請假管理制度,並持續改進。透過建立明確的規範、暢通的溝通管道、以及人性化的關懷機制,企業可以有效降低類似事件發生的機率,提升團隊的應變能力,並建立更高效、更和諧的工作環境。

    總而言之,處理遇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該如何追蹤的問題,不僅僅是HR的責任,更是需要企業全體共同努力的目標。只有透過完善的制度、積極的溝通,以及對員工的關懷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,並建立一個健康、高效的團隊。

    遇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該如何追蹤 常見問題快速FAQ

    Q1:員工突發請假但未告知主管,公司可以馬上認定為曠職並解僱嗎?

    不建議馬上解僱。雖然員工未事先告知就突發請假,但在認定為曠職之前,務必先嘗試聯絡員工,瞭解情況。如果能聯繫到員工,給予其解釋原因的機會。如果員工提供了合理的理由(例如緊急就醫),則不應認定為曠職。即使員工未提供合理理由,也應先發出存證信函,給予其補正的機會。只有在員工既沒有提供合理理由,也沒有補正請假手續,且符合公司規定的曠職認定標準(例如連續曠工三日或一個月內曠工達六日),才能按照勞動法規進行後續處理,不宜立即解僱。

    Q2:如果員工突發請假但聯絡不上,我可以聯絡他的緊急聯絡人詢問狀況嗎?會不會觸犯個資法?

    可以聯絡緊急聯絡人,但需要謹慎處理。聯絡緊急聯絡人的目的是確認員工的安全和瞭解其突發狀況,而非探究其個人隱私。在詢問時,應表明您的身份和目的,並將問題限制在與員工安全相關的範圍內。例如,您可以詢問緊急聯絡人是否知道員工的近況、是否知道員工發生了什麼事等。避免詢問過於私人的問題,例如員工的病史、財務狀況等。此外,公司應在員工入職時,明確告知員工提供緊急聯絡人資訊的目的,並取得其同意,以符合個資法的規定。使用這些聯絡資訊時,需確保符合當初告知的目的。

    Q3:公司導入線上請假系統後,就能完全避免員工突發請假未告知主管的情況發生嗎?

    線上請假系統能有效降低類似事件發生的機率,但無法完全避免。線上請假系統能簡化請假流程,方便員工隨時隨地提出申請,並自動通知相關主管,但仍存在一些例外情況。例如,員工可能因突發事故(如車禍、昏迷)而無法使用線上請假系統。此外,如果員工對線上請假系統的操作不熟悉,或忘記帳號密碼,也可能無法及時請假。因此,除了導入線上請假系統外,公司還應建立完善的應急聯絡機制,並定期向員工宣導請假相關規定,確保員工充分了解自身權益與義務。

分享此篇文章
Facebook
Email
Twitter
LinkedIn